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启动以来,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任务,大力践行“三法三化”,全力作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班老示范”。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铸牢发展基础。我们始终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落细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具体行动;同时,以“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为目标,“六个现代化”为导向,乡党委政府按照“健全体系抓工作、分片挂包抓统筹、挂图作战抓进度、对标指标抓质量、明确责任抓督促”来抓实幸福村建设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本着既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原则,抢抓政策机遇、精准谋划项目,共谋划项目182个,计划投资3.32亿元,2021年以来批复实施75个,总投资1.39亿元;将抓好项目工作的“软实力”变成打开幸福生活的“硬支撑”。
以巩固提质为目标,有效补齐短板弱项。把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先手棋和关键招。针对6个行政村都是边境村这一“最大实际”,深入落实“1336”工程,认真逐项对标“1+3”指标体系,用好“三图”工作模式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33个“达标型村庄”、1个“提档型村庄”已全部达标,6个“示范型村庄”加快创建;40个自然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实现提档升级,整体发展短板有效补齐。
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全面激活产业势能。把发展产业作为兴边富民的核心要素,用好“1+3+N”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面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找准路径,做大传统产业。继续扩面巩固提升橡胶、坚果、茶叶、甘蔗、畜禽、蔬菜6个主导产业稳增收,用好“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三年行动”这个契机,依托辖区华建、建兴2家规上企业,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实现“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让“绿色银行”释放“发展红利”;强化与临沧云澳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辖区坚果产业链的打造,让小坚果变身“小金果”。龙头引领,做优特色产业。鼓励支持群众加快以“畜禽果蔬”为代表的自主产业发展,围绕布局区域化、资源效益化、种植标准化、产销链条化,大力推动热区特色果蔬产业发展,探索推行“流转土地得租金、发展产业得现金、就业务工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政策奖补得奖金”五金助农利益联结机制,已产生综合收益460万元;以坚果蜜、生态笋干、翡翠西瓜等为代表的“阿佤山老支书”系列农特产品,让“优质产品”转化成“特色商品”。积极鼓励,培育辅助产业。乡级平台公司以畜禽果蔬、日常百货配送覆盖辖区“小市场”,有效畅通乡域经济内循环;同时,主动对接内地大市场和境外市场,让种植养殖农户通过公司小平台找到潜在“大市场”实现家门口“变现”,2022年实现经营性收入261.25万元,纯收益76.5万元;全面盘活“佤鸡”产业,“订单养鸡”敲开助农增收致富门,同步实现“乡级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养殖户”三方收益;通过“支部引领、金融支持、合作社管理、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牢牢牵住发展牛产业的“牛鼻子”,牛产业“畜”势勃发。延链发展,拓展潜力产业。通过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让“红色资源”变为“红色产业”带旺“红色经济”全面激活“资源经济”;加快协同推进班老矿电园区基础配套建设,有效带动“园区经济”;主动对接拓展班老通道建设为轴的“贸易窗口”,发挥好乡级平台公司的“支点作用”,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助力抢抓“口岸经济”。
2022年末,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703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9.28%,农民人均纯收入16377元,比上年增长14.89%。
以绿美建设为重点,擦亮边寨靓丽底色。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重点推进“一规划二拆除三清理四整治五绿化”专项行动,村组干部及农村党员带头拆违布绿、留白种花、打造庭院,以“七个抓和七个一”的具体举措,着力绘好绿美乡村建设“班老画卷”,寨子、院子、屋子常态化洁净,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微景观标准化配置成为乡村新风尚,美丽乡村既有“颜”又有“值”,在扮靓村庄的同时更让绿美产业转化为“绿美经济”。
以乡村治理为突破,展现和美乡村本质。依托“两网融合”整体构架,以“一核多元、四治协同”铺实乡村善治之路,积极探索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级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融合参与的乡村治理,走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四治协同”的乡村治理路子;以“边寨大讲堂”为载体把群众感恩教育作为提振群众“精气神”和激发内生动力的“必修课”,推行参与村庄规划、参与项目建设、参与村寨治理、参与协商议事、参与产业发展“5个参与”模式,让群众真正成为美丽乡村的“主人翁”和“建设者”,夯实乡村振兴“形、实、魂”。
以“三好”示范为抓手,打造幸福生活样板。我们始终以“收信人”的姿态,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努力在创建全省全国兴边富民及引领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乡上作出“班老示范”。通过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三个示范区”等工作统筹兼顾、一体推进,一批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雅的幸福村寨,逐渐从“愿景图”变为“实景图”,作出建设好美丽家园的“班老回应”。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线,持续巩固好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成果,让民族团结御辱精神和“班老回归”精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来的“红利”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核心动力,创造维护好民族团结的“班老成果”。进一步扩面巩固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的创建成果,认真落实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和强边固防各项要求,确保辖区42.7边境线持续稳定,书写守护好神圣国土的“班老故事”。
这一年来,佤山班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效显著,基础全面打牢,产业更加兴旺,环境美丽宜居,生活愈发红火,边疆繁荣稳定,党建引领有力;边寨群众满意度、参与度实现“双提升”,“五个认同”持续深化,“三个意识”不断增强。
牢记嘱托担当新使命,感恩奋进建功新时代。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转化为边疆各族干部群众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向省委、省政府和边境各族群众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为助力边境地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班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