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政办发[2024]2号
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勐省农场管委会,县直各办局:
《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经第十四届县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围绕全县5万亩示范目标,加快临沧坚果产业提质增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全产业链开发,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临沧坚果产业打造成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临沧坚果”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导,聚焦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展壮大全县资源经济,依托临沧坚果等特色产业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采取管用、实用和能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着力建设示范基地、开发优质产品、构建产业体系技术服务队伍、培育名优品牌,把临沧坚果产业打造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实现果农增产增收和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从2023年起:精准划定临沧坚果4万亩提质增效示范图斑、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科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制定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标准,推广配套关键技术。整合县、乡(镇)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科技服务队。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训,开展乡(镇)农林技术人员、村技术能手培训,大力培养乡土专家、技术操作能手和专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到2023年底,组建科技服务队1支20人以上,开展技术人才队伍培训150人次以上。
——从2024年起:开展临沧坚果4万亩提质增效示范,网格化责任到人。以“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推进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不断完善制定系列技术规程,持续开展技术人才队伍培训,配合市级完成临沧坚果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着力抓好临沧坚果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开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试点,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实现2024年底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达4万亩,示范区域临沧坚果(鲜果)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左右,部分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青皮果产量0.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达0.64亿元。
——到2025年:临沧坚果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提升联农带农利益联结的组织经营体系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聚力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稳进提质,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基本建成临沧坚果产业现代化生产体系。临沧坚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04万亩,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达5万亩,平均亩产250公斤,青皮果产量1.2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达1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制定技术规程
立足我县“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已达6.04万亩、投产面积5.3万亩的产业基础,专家团队选定班老乡上班老村(300亩)、岩帅镇贺科村(100亩),作为全县核心示范建设,辐射带动芒卡镇、班洪乡、勐省镇同步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工作。针对现有蜜蜂授粉、幼果期保果、生理落果期营养保果、水分和营养调控等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主要采取“果园放蜂、营养补充、落头开心”三项关键技术。通过以试验示范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并不断创新,有效解决临沧坚果只开花不挂果、坐果率低等问题。制定包括修剪、施肥、保花保果、水分管理、病虫鼠害防控、产品加工等系列技术标准。
(二)打造临沧坚果5万亩示范
由县林业和草原局结合乡镇实际,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特别是在前期开展坚果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点的周围相邻地块连片种植区、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广示范样板,采取“8+N”“一把手”牵头负责抓示范工作方式(“8”即县处级挂钩领导包保负责不低于50亩核心示范基地,“N”即乡〈镇〉、村〈社区〉的示范点)。成立工作专班,围绕全县2024年4万亩、2025年5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目标(附件1),确定核心示范区域,精准作出推广面积分布图(附件4),做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打造1—2个核心示范基地,布局做好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示范点,加快推进坚果合作社发展。通过示范样板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村(组)果农种植、管护“临沧坚果”的积极性。
(三)组建科技服务队
依托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专家团队,成立沧源县科技示范推广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牵头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配合,整合市、县、乡、村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附件5),进行网格化管理,统一培训、调度、管理,全面承接院士专家技术指导,并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四)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训
由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承接院士专家团队,确定培训课程大纲、编制好培训技术手册、实施好院士专家团队在我县分区域、分批次、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工作。做好“传帮带”,依托前期已建立的2个核心示范基地,委托院士专家团队培训各乡(镇)科技服务队,科技服务队负责本县内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开展的技术培训,使技术落地到村寨、落到果园、落到树体,培养一批本土化专业技术人才。
(五)构建临沧坚果科技创新平台。
聚焦临沧坚果高质量发展,坚持技术平台和人才需求导向,紧盯全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目标。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等科技工作为契机,引入大校大院大所大企科技平台和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协调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紧密融合。
(六)推进临沧坚果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移转化
聚集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实现科技赋能支撑从“良种”到“良果”到“良品”全过程。开展临沧坚果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优良品种筛选,坚果优良品种脱病毒苗木与繁育技术,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果园病虫与鼠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果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主要包括果园放蜂辅助授粉、老果园品种改良、简易化树体整形、丰产优质省力化栽培、果园土壤与树体及果实营养需求特性及配方肥研发、林蜂、林粮、林畜、林药等林下生态复合经济种植),坚果果仁和加工产品的品质与风味关键技术研究,危险性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坚果机械采摘、自动剥壳、分拣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临沧坚果全资源利用创新性产品研发(果皮、果壳等开发),临沧坚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完善构建标准体系等工作,推动形成技术、专利、新产品等科技成果,不断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七)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结合我县实际,选择构建“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服务式”利益联结等多元化模式,实现农户和集体经济增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统一种植标准、农资供应、产品收购、产品品牌,让农户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管理风险,提高经营综合收益,形成“订单式”联结模式进行推广。对坚果种植面积较大的村(社区),选择“链主企业(集体经济入股)+专业化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营销”模式,其中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以一定比例分红,吸引村民共管果园,形成“股份式”联结模式进行推广。针对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或其他原因难以实现有效管护的种植户,引导其将果园委托村集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代为管护,形成“托管式”联结模式进行推广。以“党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脱贫户)”将一产与三产有机结合,建立“一社双绑”协作机制,通过成立坚果修剪、嫁接、飞防、采收等合作社、公司等服务主体,有效解决农户缺劳力、技术和农机具等问题,形成“服务式”集体性联结带动模式进行推广。
(八)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聚焦全县5万亩临沧坚果示范,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产业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政策链、创新链产业开发。
1.抓精深化加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盟,完善坚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引进临沧坚果加工与深加工企业,并引导企业进行机械化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引入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特色化的坚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2.建立坚果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坚果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市场体系,加强与市场主体的对接与合作。鼓励企业与大型超市、酒店、电商平台等合作,拓宽渠道,增加产品销售。优化坚果仓储与物流。完善坚果产业链的仓储和物流体系,建设现代化的仓库设施,提高储存条件和保鲜技术。同时,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坚果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3.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提升“临沧坚果”营销能力,促进产品价值转化,制定鲜明的品牌战略和营销策略,积极塑造临沧坚果品牌的独特性。借助节庆活动、学术与文化论坛、临沧亚微节、摸你黑狂欢节等活动,充分利用抖音、快手、淘宝等流量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直播带货,实现品牌赋能价值增值。
四、工作步骤
(一)2023年工作
1.2023年7月至8月
(1)组织专家团队在我县2个核心示范点开展试验示范,做好试验示范点病虫害防治、水肥营养调控等工作,为坚果采收测产做好准备。(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整合市、县、乡、村、组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1支20人以上的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统一进行培训、调度、管理,全面承接院士专家技术指导并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工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2023年9月至10月
(3)组织做好示范点坚果采收工作,做好试验示范点测产、统计等工作。(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严格按照专家团队修改完善的《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0版》,组织科技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3.2023年11月至12月
(5)完成临沧坚果4万亩示范图斑精准划定,进一步摸清各乡镇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实际投产面积、经营主体,确定示范面积。(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结合前期开展2个核心示范点工作,选定岩帅镇、勐省镇、班老乡、班洪乡、芒卡镇5个乡(镇)为推广示范重点乡镇,选定上班老村、贺科村、班莫村、芒阳村、赛弄村、芒甘村等15个为重点示范村,选定县处级领导包保负责示范点。(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基于前期研究结果,针对临沧坚果只开花不挂果、坐果率低等共性问题,结合省级科技重点项目,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针对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的问题,继续开展产区树体衰退死亡规律调查研究、开展坚果树体衰退死亡成因及防控。(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确定培训课程大纲,组织开展坚果栽培冬季管理技术培训,培训人员包括市、县专业技术服务小分队、乡(镇、社区)、村农林技术人员、村、组技术能手和种植大户,年底培训达15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2024年工作
1.2024年1月至2月
(1)成立工作专班,围绕临沧坚果4万亩提质增效示范点建设目标,开展4万亩示范网格化责任到人,采取“8+N”“一把手”牵头负责抓示范工作方式,每个乡镇打造1—2个核心示范基地,布局做好县、乡、村三级联动示范点。(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各行业部门项目资金,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完善水利、产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示范推广区域灌溉工作。(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2024年1月至3月
(3)采取“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推进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开展2个示范点建设,做到各乡镇示范点全覆盖,选定县处级领导包保负责示范点。(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2024年3月至8月
(4)组织专家团队对我县技术人才队伍开展2—3次培训。(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2024年1月至9月
(6)在临沧坚果产业联盟的牵头下,开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试点,,构建“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服务式”利益联结等多元化模式,重点推进与坚果修剪、嫁接、飞防、采收等公司、合作社的合作,促进农户和集体经济增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建立临沧坚果产业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建设集生产、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产业孵化、品牌创建、科研成果转化功能等坚果交易平台,共享市场、技术和政策信息,实现加工企业集聚,提高加工能力,增强县内坚果企业市场研判能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2024年1月至12月
(8)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等科技工作为契机,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主要包括:
①临沧坚果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优良品种筛选,主要包括坚果现有品种资源评价利用、坚果品质分析和特异性状相关基因挖掘、坚果新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适宜临沧发展坚果优良品种筛选。(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②坚果优良品种脱病毒苗木与繁育技术;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包括坚果产区树体衰退死亡规律调查研究、坚果树体衰退死亡成因及防控研究等。(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③果园病虫与鼠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危险性病虫害监测与预警。(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④坚果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主要包括果园放蜂辅助授粉关键技术、坚果老果园品种改良关键技术、坚果简易化树体整形关键技术、坚果丰产优质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坚果树体土壤、树体与果实营养需求特性及配方肥研发,林蜂、林粮、林畜、林药等林下生态复合经济种植。(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信局)
⑤坚果机械采摘、自动剥壳、分拣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⑥临沧坚果全资源利用创新性产品研发,主要包括果皮、果壳副产物的开发等。(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⑦开展临沧坚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构建。(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9)推进临沧坚果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完善我县临沧坚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果仁及其衍生品,包括多种口味的果仁加工食品和坚果化妆品、保健品、新型药食品等。推进果皮、果壳等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梯次利用,提升临沧坚果产业增值增收空间。(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沧源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打造“临沧坚果品牌”,加大“临沧坚果”地理标志产品推广宣传力度,建立临沧坚果产品目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区域知名度。强化商标、地理标志的保护监管。(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11)建立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提升“临沧坚果”营销力,促进产品价值转化,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明确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和目标市场和目标人群,从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市场营销和品牌形象等方面,积极塑造临沧坚果品牌的独特性,不断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要。依托节庆会展、学术研讨、亚微节等活动,充分利用抖音、快手、淘宝等流量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直播带货,讲好“中国坚果看云南,云南坚果看临沧”社会共识与品牌故事,提升营销能力。(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商务局、县融媒体中心)
6.2024年7月至12月
(12)邀请专家团队到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技术工作检查指导,根据临沧坚果示范推广成效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品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指导。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形成新技术标准、专利、新产品等科技成果。(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由经营主体与研究团队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2024年8月至12月
(15)组织专家团队对技术人才队伍开展1次培训。(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6)总结提炼“临沧坚果”发展模式。对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4万亩核心示范点测产,示范区域临沧坚果(鲜果)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进行成效评估。总结成效,提炼经验,为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做出示范样板,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临沧坚果模式”。(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2025年工作
1.2025年1月至3月
(1)完善工作专班机制,围绕全县5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完善示范点网格化责任到人,持续推进“8+N”“一把手”示范工作,提升各乡(镇)1—2个核心示范基地的质量,乡(镇、街道)、村(社区)、组三级联动示范点在全县临沧坚果产区全覆盖。持续完善临沧坚果产区水利设施,为临沧坚果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2025年1月至6月
(2)持续开展“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工作,高质量建设15个示范点,把示范点建成老百姓村寨边的“培训学校”,建成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多渠道、多层次对技术人才队伍开展2—3次培训。(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2025年1月至9月
(3)依托临沧坚果产业联盟,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服务式”等多元化服务,为农户和集体经济增收提供重要的市场化平台。(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建立临沧坚果产业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建设集生产、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产业孵化、品牌创建、科研成果转化功能等坚果交易平台,共享市场、技术和政策信息,实现加工企业集聚,提高加工能力,增强县内坚果企业市场研判能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2025年1月至12月
(5)抓好沧源特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院建设,把研究院建设成集临沧特色资源产业全产业链开发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品牌打造、产业示范和人才培育于一体,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带动临沧市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财政局)
(6)持续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①收集部分优良坚果单株资源,初步完成品种资源评价利用、品质分析和特异性状相关基因挖掘。持续进行坚果新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筛选适宜发展的坚果优良品种。(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②完成坚果优良品种脱病毒苗木研究,制定种苗繁育技术措施。初步弄清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规律,制定防控措施。(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③研究形成果园病虫与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常态化开展危险性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工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④形成临沧坚果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体系,并进行集成与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⑤构建临沧坚果果仁和加工产品的品质与风味图谱,完成独特性品质分析、关键功能成分和健康效应机制解析,形成坚果产品抗氧化及风味保持关键技术成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⑥持续开展坚果机械采摘、自动剥壳、分拣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不断提高装备质量。(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⑦开展临沧坚果附产物综合利用研发,形成创新性产品。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⑧持续完善临沧坚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构建。(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7)推进临沧坚果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完善我县临沧坚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果仁及其衍生品,包括多种口味的果仁加工食品和坚果化妆品、保健品、新型药食品等。推进果皮、果壳等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梯次利用,提升临沧坚果产业增值增收空间。(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沧源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持续打造“临沧坚果品牌”,“临沧坚果”地理标志得到广泛应用,临沧坚果产品目录不断丰富,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商标、地理标志保护监管。(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9)持续完善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体系,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节庆会展、学术研讨、亚微节等活动,通过流量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直播带货,实现品牌赋能增值,“中国坚果看云南,云南坚果看临沧”社会共识受到普遍关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10)临沧坚果产业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临沧坚果产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1)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推进经营主体与创新研究院、院士专家团队的深度合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2025年7月至12月
(12)常态化组织专家团队到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区域开展技术检查指导,修改完善技术规程,形成《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3.0版》。(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不断形成新的技术标准、专利、新产品等科技成果。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2025年9月至12月
(14)承接专家团队分别对科技服务队、经营主体开展1次培训。(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5)“临沧坚果”模式成为相关产业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临沧坚果”品牌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特色品牌。我县临沧坚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04万亩,对示范推广的5万亩区域以及研究示范点进行测产评估,示范区域坚果(鲜果)平均亩产达到250公斤,青皮果产量1.2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达1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林业和草原局、临沧工业产业集团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实施工作由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专家团队构建与沧源县科技示范推广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林草、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由县工信局、县林草局主要领导兼任,成员从县工信局、县林草局、县农业农村局抽调,开展日常工作。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按部门职责分别牵头统筹,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任务分工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政策和配套措施,完善水利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确保完成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
(二)强化科技支撑。将科技创新作为临沧坚果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量,创新科研体制机制,调动各方技术力量。加强本土科技人才培养与国内外专家引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积极参与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展坚果种植、加工等环节的技术研究与创新。组织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果农提供科技指导和服务,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三)加大资金投入。统筹整合林业和草原、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局等部门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大临沧坚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加大投入和参与产业开发,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林农积极参与、部门配套政策服务的发展模式,合力推进临沧坚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林草森林植被恢复费省、市、县统筹用于发展临沧坚果产业。对争取国家、省下达的临沧坚果项目资金要及时拨付建设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整合。县级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
(四)加强宣传与推广。通过举办临沧坚果产业论坛、推介会、培训班等活动,宣传临沧坚果的品牌形象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关注该产业,并到我县开展创业、投资等活动。
(五)强化监督检查。由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负责定期收集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情况,按照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根据包保任务清单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县政府专题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1.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目标
2.沧源县202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3.沧源县2025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0版
5.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结构
6.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培训大纲
7.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任务明细表
附件1
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目标
单位:亩
推广区域 |
全县坚果种植现状 |
2024年示范推广面积 |
2025年示范推广面积 |
|
种植面积 |
投产面积 |
|||
班老乡 |
10039 |
6631 |
1450 |
1500 |
芒卡镇 |
2615 |
600 |
50 |
100 |
班洪乡 |
3662 |
1800 |
50 |
50 |
勐省镇 |
6234 |
25 |
100 |
100 |
岩帅镇 |
19870 |
8200 |
1700 |
1850 |
全 县 |
42420 |
17256 |
3350 |
3600 |
附件2
沧源县202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序号 |
乡(镇) |
核心示范基地 所在位置 |
核心示范面积(亩) |
示范推广面积(亩)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备注 |
1 |
班老乡 |
上班老村 |
300 |
800 |
张仕伟 |
|
2 |
下班老村 |
0 |
600 |
|||
3 |
新寨村 |
0 |
0 |
吕丹 |
||
4 |
营盘村 |
0 |
50 |
|||
5 |
芒卡镇 |
莱片村 |
0 |
0 |
杜金荣 |
|
6 |
芒甘村 |
0 |
50 |
戈正旗 |
||
7 |
班洪乡 |
班莫村 |
0 |
50 |
陈德明 |
|
8 |
勐省镇 |
芒阳村 |
0 |
50 |
孙铁 |
|
9 |
勐省管委会社区 |
0 |
50 |
杨庆寿 |
||
10 |
岩帅镇 |
赛弄村 |
0 |
500 |
简邦明 |
|
11 |
贺科村 |
100 |
600 |
|||
12 |
坝邻村 |
0 |
0 |
李树荣 |
||
13 |
班驮村 |
0 |
100 |
陆川 |
||
14 |
公曼村 |
0 |
500 |
李学峰 |
||
15 |
安海村 |
0 |
0 |
|||
合 计 |
400 |
3350 |
附件3
沧源县2025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序号 |
乡(镇) |
核心示范基地 所在位置 |
核心示范面积(亩) |
示范推广面积(亩)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备注 |
1 |
班老乡 |
上班老村 |
300 |
800 |
张仕伟 |
|
2 |
下班老村 |
0 |
600 |
|||
3 |
新寨村 |
0 |
50 |
吕丹 |
||
4 |
营盘村 |
0 |
50 |
|||
5 |
芒卡镇 |
莱片村 |
0 |
50 |
杜金荣 |
|
6 |
芒甘村 |
0 |
50 |
戈正旗 |
||
7 |
班洪乡 |
班莫村 |
0 |
50 |
陈德明 |
|
8 |
勐省镇 |
芒阳村 |
0 |
50 |
孙铁 | |
9 |
勐省管委会社区 |
0 |
50 |
杨庆寿 |
||
10 |
岩帅镇 |
赛弄村 |
0 |
500 |
简邦明 |
|
11 |
贺科村 |
100 |
600 |
|||
12 |
坝邻村 |
0 |
50 |
李树荣 |
||
13 |
班驮村 |
0 |
100 |
陆川 |
||
14 |
公曼村 |
0 |
500 |
李学峰 |
||
15 |
安海村 |
0 |
100 |
|||
合 计 |
400 |
3600 |
附件3
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0版
为有效解决临沧坚果种植存在只开花不挂果、坐果率低等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快临沧坚果产量的提高,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根据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专家团队2023年在临沧试验示范点开展的工作情况及总结工作成效,特制定临沧坚果2024年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试行版)。
本技术要点所指临沧坚果投产树为树龄5年以上的果园,主要使用果园放蜂、营养补充、落头开心三项关键技术,配套相关技术实现果园增产栽培。
一、修剪
采取“落头开心”法。果园在9月白露节采收完以后,在11月及时对果园坚果树进行修剪,回缩衰退枝组,去除果柄、剪除枯枝、病虫枝和下垂枝。对较为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天窗”,促进通风透光。修剪下无病虫害枝条可以一并填埋至施肥沟内。果园内杂草可以在距离树干15cm处进行覆盖,并在主干到第一分支处涂白,减少昼夜温差大导致树干开裂,同时兼顾杀菌和防虫。
二、施肥
采取“营养补充”法。坚果树进入投产期,每年施肥3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分别在5月下旬—6月初、6月下旬—7月和11月,施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处挖宽20cm,深15cm的环形施肥沟。施有机肥时,每株加入15%硼砂25—30g(施肥量详见表1)。
表1 投产树施肥建议表
树龄 |
有机肥 (kg/株) |
复合肥(N:P2O2:K2O =15:5:25)kg/株 |
||
11月 |
5月中下旬—6月初 (幼果大约为花生大小) |
6月下旬—7月 (幼果达到恒定大小一半) |
11月 |
|
5 |
5 |
0.3 |
0.4 |
0.3 |
6 |
5 |
0.5 |
0.8 |
0.5 |
7 |
10 |
0.8 |
1.2 |
0.8 |
8 |
10 |
1.2 |
1.5 |
1.2 |
9 |
15—20 |
1.5 |
1.8 |
1.5 |
≥10 |
15—20 |
1.8 |
2.0 |
1.8 |
三、果园放蜂
采取“果园放蜂”法。坚果授粉特性为自花授粉,不同品种间存在较高程度的自交不亲和性,果园花序生长即将结束转为开花时,应提前7天左右在果园放置蜜蜂以促进授粉,提高初始坐果率,条件允许下建议每1亩配置1个蜂箱,最低保障每3亩果园至少配置1个蜂箱,蜂箱宜放于果园中心阴凉处。
四、保花保果
坚果座果率普遍较低,除土壤施肥外还需要根据物候生长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坐果率(投产树保花保果措施建议详见表2)。
表2 投产树保花保果措施建议
项目 |
花序生长期 |
谢花初期 |
幼果期 |
6-BA |
1000倍 |
1000倍 |
1000倍 |
GA3 |
10000—15000倍 |
10000—15000倍 |
10000—15000倍 |
芸苔素内酯 |
3000倍 |
3000倍 |
3000倍 |
丽维双保 (氨基酸水溶肥) |
600倍 |
600倍 |
600倍 |
硼 |
0.2% |
五、水分管理
投产后坚果需水量较大,全年共有3个时期是坚果需水关键时期,分别在花期(1—3月)、果实膨大期(4—5月)和油脂积累期(7—8月),当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时需要及时灌溉。在2—6月雨季来临前需要进行灌溉,灌溉设施建议选择按照喷灌带、近地面微喷,具体根据不同果园土壤墒情决定灌溉方式与灌溉时间。
六、病虫鼠害防控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积极推行生物防治。根据坚果病虫鼠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天敌的伤害,将病虫鼠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内。具体根据果园观测确定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开展防控(防控建议详见表3)。
表3 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建议
病虫害名称 |
症状 |
防治方法 |
速衰病 |
植株感病后地上部分叶片自树冠顶端或中部由绿色变灰绿色,最终转至红棕色,叶片不脱落。病株自地上部分表现出发病症状至整株死亡约10—20天,根部感病部位表皮变黑色,木质部浅黑褐色病害。周年均有发生,而以每年9月至来年3月表现出明显的病害症状。 |
该病暂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尤其对结果量比较大的品种应加强营养管理,多施有机肥。 |
花疫病 |
最起初在萼片上出现暗色小斑点,随后整个花朵枯死,并很快扩大至整个花序,只剩下绿色的总花梗不受侵害,当整个花序感染疫病后,总花梗的颜色变暗,最后,枯死花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受侵害的总状花序变成暗灰色至黑色。 |
开花前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0g/L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叶面喷施,如连续下雨10天喷药1次。 |
炭疽病 |
病害在植株的叶、嫩梢、果上均有发生。感病初期病组织呈水渍状浅黑色小斑块,后期病斑长出近似轮纹状黑色分生孢子器。侵染果实后,起初在绿色果实上出现黑色斑点,之后形成腐烂斑块,继而果皮腐烂,真菌侵染由果皮扩展到果柄,造成大量的熟前落果。幼果及果壳感病后变黑褐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橘红色的分生孢子团。 |
每年在病害发生期用80%炭疽福美600倍液、施保克300倍液对叶、嫩梢和幼果喷雾防治。当未成熟的幼果表皮出现水浸状小斑时,要及时用药防治。 |
蚜虫类 |
为害嫩梢、嫩叶、花序及幼果,刺吸组织汁液,引起嫩叶、嫩梢变形卷曲,影响花序正常发育,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 |
严重受害时可喷施70%吡虫啉4000倍液、70%噻虫嗪4000倍、5%啶虫脒1000倍液防治。 |
蓟马类 |
为害嫩梢、嫩叶、花序及幼果,锉吸汁液,引起嫩叶、嫩梢变形卷曲,影响花朵正常发育,幼果表皮呈现灰白色斑痕,成熟后果皮呈现黄褐色,酷似“龙眼”严重引起果实掉落,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 |
发生前期,选用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倍液、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倍液、40%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70%吡虫啉4000倍液喷雾,轮换使用药剂。 |
蝽象类 |
刺吸果实、嫩梢、嫩叶和花序,嫩梢、嫩叶和花序皱缩畸形,严重可枯死,为害果实造成果仁局部褐霉变,引起落果。 |
花谢后直至6月中旬,选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 |
蛀果螟类 |
果壳硬化前为害果实,成串结果的品种更易受害。幼虫钻入果实内,取食内果皮及果仁,造成果实成熟后果仁缺刻,影响商品性,严重引起熟前落果。 |
在成虫产卵盛期,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5000倍液、50%灭幼脲1500倍液、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 |
临沧坚果投产树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周年管理挂历图
附件5
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结构
以“院士专家团队+省级科技专家”为技术依托,梳理整合市、县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
一、技术研发攻关队
首席专家:邓秀新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顾 问:彭抒昂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李国怀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一)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研究
柴利军(研发总队长)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杨 帆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陶 亮 云南热作所副研究员
(二)果树栽培生理与生产技术
张金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谭启玲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郑勋领 格林凯尔华中农大精准农业研究院 执行院长
杜玉霞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付小猛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三)绿色植保防控
丁 芳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王自然 省农科院热经所副研究员
杨建东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四)采后与加工
马兆成 武汉大学副教授
周先艳 省农科院热经所副研究员
张碧蓉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沧源自治县临沧坚果院士专家团队:
技 术 队 长:唐少平 省农科院热经所实习研
技术副队长:刘红明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技 术 队 员:杨 帆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王文生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推广研究员
肖光华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邹学明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李金军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彭卫兰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李红梅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吴应英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
尹凤美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
李兴明 沧源自治县班老乡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王云飞 沧源自治县芒卡镇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刀金华 沧源自治县班洪乡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李 侦 沧源自治县勐省镇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赵春洪 沧源自治县岩帅镇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院士专家团队工作职责:围绕临沧坚果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共性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坚果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坚果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产业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科技服务队
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总队长,分管副县长任副总队长,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任大队长,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任中队长,统筹全县临沧坚果科技服务队工作,对接院士专家团队,做好沟通协调及服务保障。
总 队 长:戈正旗 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总队长:陆 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赵冬春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大队长:杨建文 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长
田 军 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中队长:罗羚友 班老乡人民政府乡长
李金锋 芒卡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家俊 班洪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怀忠 勐省镇人民政府镇长
徐向华 岩帅镇人民政府镇长
大队长:由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主要领导担任,统筹好沧源县临沧坚果科技服务队,整合资源,做好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做好县、乡、村三级联动示范点,落实因地施策,推行对标管理。
中队长: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梳理整合本乡(镇)科技人员,组织好辖区内区域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承接院士专家技术指导,并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小队长:由各行政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做好本行政村(社区)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宣传、动员工作。
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名单(8人)
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沧源自治县科技服务队(8人) |
|||||
序号 |
县(区) |
姓名 |
单位 |
职 称 |
备注 |
1 |
沧源 自治县 |
王文生 |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农业推广研究员 |
|
2 |
肖光华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3 |
邹学明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4 |
李金军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5 |
彭卫兰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6 |
李红梅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7 |
吴应英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工程师 |
||
8 |
尹凤美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工程师 |
附件6
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聚焦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主体、坚果种植从业者科技文化素质,加快临沧坚果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全县4万亩示范目标,着力打造一支懂临沧坚果,爱临沧坚果产业的现代农村科技工作队伍。
二、培训方式
主要以临沧坚果示范基地和加工园区为教学现场,采用视频培训、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异地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精准把握全市临沧坚果生产周期,紧扣关键物候期进行分级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做到培训全覆盖。
三、培训对象
(一)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县级行业部门负责人、业务股室负责人,各行政村(社区)、自然村(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
(二)临沧坚果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及骨干;
(三)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退役返乡军人、乡村规划建设人才、返乡大中专毕业生、村级后备力量、致富带头人、乡土能人、产业工人等。
四、培训内容
(一)临沧(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与主要品种特性。主要从世界澳洲坚果发展现状、坚果良种标准、全球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情况和国内种植的主要品种特性进行培训。
(二)临沧(澳洲)坚果提质增效生产技术。从品种搭配选择、果园放蜂虫媒授粉技术、果园土壤管理、坚果水肥一体化营养需求特性和运筹管理、保花保果技术以、简易化树形调控管理与合理密植矮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
(三)临沧(澳洲)坚果病虫鼠害防控技术。介绍当前国内主要存在的坚果病害、虫害和鼠害的危害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方法。
(四)临沧(澳洲)坚果采收、采后加工及健康功能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及采后和加工技术等措施调控与栽培管理下,澳洲坚果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分析、澳洲坚果采收管理和加工综合利用等进行培训。
(五)临沧(澳洲)坚果林下生态复合高效种植技术。主要从充分利用临沧坚果林下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因地制宜,着力推广林蜂、林粮、林畜、林药、林草、林果等发展模式,开展复合经营等方面进行培训。
(六)临沧(澳洲)坚果高接换种、果园清园等技术。针对低产果园、授粉树体进行成年坚果树品种更换,品种选择、嫁接技术、嫁接后管理、果园环境清理、果园冬季病虫草害清理、药剂施用等方面进行培训。
(七)临沧(澳洲)坚果市场经济与前景分析。主要开展坚果产业发展现状、行业政策环境、全球行业运行态势(如经济运行情况、市场发展概况、行业总体产能规模)、主要品牌、市场发展特点、进出口数据、市场重点区域运行、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培训。
附件7
沧源自治县附件7—7—1:2024年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任务明细表(单位:亩) |
||||||||||||||
科技服务队名称 |
大队长 (县区政府主要领导) |
中队长(乡、镇主要领导) |
小队长(村、社区主要领导)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队员(具体服务人员) |
推广区域 |
种植 面积 |
户数 |
投产 面积 |
核心示范 基地面积 |
示范 面积 |
辐射面积 |
2024年示范推广面积 |
备注 |
沧源自治县科技服务队 |
戈正旗 |
全县合计 |
42420 |
3270 |
19731 |
400 |
3300 |
19731 |
40000 |
|||||
岩帅镇 |
19870 |
1158 |
8200 |
100 |
1700 |
8200 |
||||||||
徐向华 |
田华兵 |
简邦明 |
王文生 |
岩帅镇赛弄村 |
6275 |
208 |
2200 |
0 |
500 |
2200 |
||||
田红江 |
肖光华 |
岩帅镇贺科村 |
5235 |
420 |
2600 |
100 |
600 |
2600 |
||||||
李艾长 |
陆 川 |
邹学明 |
班驮村 |
3493 |
300 |
1000 |
0 |
100 |
1000 |
|||||
赵卫东 |
李雪峰 |
岩帅镇公曼村 |
4867 |
230 |
2400 |
0 |
500 |
2400 |
||||||
勐省镇 |
6234 |
720 |
25 |
0 |
100 |
25 |
||||||||
王怀忠 |
田俊强 |
孙 铁 |
李金军 |
勐省镇芒阳村 |
3734 |
510 |
0.15 |
0 |
50 |
0.15 |
||||
张国栋 |
赵国龙 赵 清 |
杨庆寿 |
李金军 |
勐省管委会社区(农园社区、振兴社区) |
2500 |
210 |
1000 |
0 |
50 |
1000 |
||||
班洪乡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李家俊 |
王正清 |
陈德明 |
彭卫兰 |
班洪乡班莫村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班老乡 |
10039 |
882 |
6631 |
300 |
1450 |
6631 |
||||||||
罗羚友 |
杨 林 |
张仕伟 |
李红梅 |
班老乡上班老村 |
4731 |
424 |
4731 |
300 |
800 |
4731 |
||||
肖 宏 |
班老乡下班老村 |
1950 |
198 |
1300 |
0 |
600 |
1300 |
|||||||
李明华 |
吕 丹 |
吴应英 |
班老乡营盘村 |
3358 |
200 |
600 |
0 |
50 |
600 |
|||||
芒卡镇 |
2615 |
260 |
600 |
0 |
50 |
600 |
||||||||
李金锋 |
彭晓阳 |
戈正旗 |
尹凤美 |
芒岗村 |
2615 |
260 |
600 |
0 |
50 |
600 |
沧源自治县附件7—7—2:2025年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任务明细表(单位:亩) |
||||||||||||||
科技服务队名称 |
大队长 (县区政府主要领导) |
中队长(乡、镇主要领导) |
小队长(村、社区主要领导)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队员(具体服务人员) |
推广区域 |
种植 面积 |
户数 |
投产 面积 |
核心示范 基地面积 |
示范 面积 |
辐射面积 |
2025年示范推广面积 |
备注 |
沧源自治县科技服务队 |
戈正旗 |
全县合计 |
51163 |
4100 |
23131 |
400 |
3600.00 |
23131.00 |
50000 |
|||||
岩帅镇 |
24508 |
1618 |
10000 |
100 |
1850 |
10000 |
||||||||
徐向华 |
田华兵 |
简邦明 |
王文生 |
岩帅镇赛弄村 |
6275 |
208 |
2200 |
0 |
500 |
2200 |
||||
赵尼那 |
李树荣 |
坝邻村 |
1638 |
260 |
800 |
50 |
800 |
|||||||
田红江 |
简邦明 |
肖光华 |
岩帅镇贺科村 |
5235 |
420 |
2600 |
100 |
600 |
2600 |
|||||
李艾长 |
陆 川 |
班驮村 |
3493 |
300 |
1000 |
100 |
1000 |
|||||||
赵卫东 |
李雪峰 |
邹学明 |
岩帅镇公曼村 |
4867 |
230 |
2400 |
0 |
500 |
2400 |
|||||
田 忠 |
安海村 |
3000 |
200 |
1000 |
100 |
1000 |
||||||||
勐省镇 |
6234 |
720 |
2500 |
0 |
100 |
2500 |
||||||||
王怀忠 |
田俊强 |
孙 铁 |
李金军 |
勐省镇芒阳村 |
3734 |
510 |
1500 |
0 |
50 |
1500 |
||||
张国栋 |
赵国龙 赵 清 |
杨庆寿 |
李金军 |
勐省管委会社区(农园社区、振兴社区) |
2500 |
210 |
1000 |
50 |
1000 |
|||||
班洪乡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李家俊 |
王正清 |
陈德明 |
彭卫兰 |
班洪乡班莫村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班老乡 |
12302 |
1052 |
7631 |
300 |
1500 |
7631 |
||||||||
罗羚友 |
杨 林 |
张仕伟 |
李红梅 |
班老乡上班老村 |
4731 |
424 |
4731 |
300 |
800 |
4731 |
||||
保永兵 |
吕 丹 |
新寨村 |
2263 |
230 |
1000 |
50 |
1000 |
|||||||
肖 宏 |
张仕伟 |
吴应英 |
班老乡下班老村 |
1950 |
198 |
1300 |
0 |
600 |
1300 |
|||||
李明华 |
吕 丹 |
班老乡营盘村 |
3358 |
200 |
600 |
0 |
50 |
600 |
||||||
芒卡镇 |
4457 |
460 |
1200 |
100 |
1200 |
|||||||||
李金锋 |
彭晓阳 |
戈正旗 |
尹凤美 |
芒岗村 |
2615 |
260 |
600 |
50 |
600 |
|||||
王朝辉 |
杜金荣 |
莱片村 |
1842 |
200 |
600 |
50 |
600 |
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围绕全县5万亩示范目标,加快临沧坚果产业提质增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全产业链开发,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临沧坚果产业打造成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临沧坚果”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导,聚焦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展壮大全县资源经济,依托临沧坚果等特色产业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采取管用、实用和能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着力建设示范基地、开发优质产品、构建产业体系技术服务队伍、培育名优品牌,把临沧坚果产业打造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实现果农增产增收和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从2023年起:精准划定临沧坚果4万亩提质增效示范图斑、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科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制定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标准,推广配套关键技术。整合县、乡(镇)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科技服务队。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训,开展乡(镇)农林技术人员、村技术能手培训,大力培养乡土专家、技术操作能手和专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到2023年底,组建科技服务队1支20人以上,开展技术人才队伍培训150人次以上。
——从2024年起:开展临沧坚果4万亩提质增效示范,网格化责任到人。以“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推进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不断完善制定系列技术规程,持续开展技术人才队伍培训,配合市级完成临沧坚果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着力抓好临沧坚果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开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试点,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实现2024年底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达4万亩,示范区域临沧坚果(鲜果)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左右,部分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青皮果产量0.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达0.64亿元。
——到2025年:临沧坚果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提升联农带农利益联结的组织经营体系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聚力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稳进提质,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基本建成临沧坚果产业现代化生产体系。临沧坚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04万亩,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达5万亩,平均亩产250公斤,青皮果产量1.2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达1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制定技术规程
立足我县“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已达6.04万亩、投产面积5.3万亩的产业基础,专家团队选定班老乡上班老村(300亩)、岩帅镇贺科村(100亩),作为全县核心示范建设,辐射带动芒卡镇、班洪乡、勐省镇同步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工作。针对现有蜜蜂授粉、幼果期保果、生理落果期营养保果、水分和营养调控等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主要采取“果园放蜂、营养补充、落头开心”三项关键技术。通过以试验示范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并不断创新,有效解决临沧坚果只开花不挂果、座果率低等问题。制定包括修剪、施肥、保花保果、水分管理、病虫鼠害防控、产品加工等系列技术标准。
(二)打造临沧坚果5万亩示范
由县林业和草原局结合乡镇实际,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特别是在前期开展坚果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点的周围相邻地块连片种植区、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广示范样板,采取“8+N”“一把手”牵头负责抓示范工作方式(“8”即县处级挂钩领导包保负责不低于50亩核心示范基地,“N”即乡〈镇〉、村〈社区〉的示范点)。成立工作专班,围绕全县2024年4万亩、2025年5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目标(附件1),确定核心示范区域,精准作出推广面积分布图(附件4),做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打造1—2个核心示范基地,布局做好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示范点,加快推进坚果合作社发展。通过示范样板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村(组)果农种植、管护“临沧坚果”的积极性。
(三)组建科技服务队
依托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专家团队,成立沧源县科技示范推广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牵头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配合,整合市、县、乡、村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附件5),进行网格化管理,统一培训、调度、管理,全面承接院士专家技术指导,并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四)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训
由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承接院士专家团队,确定培训课程大纲、编制好培训技术手册、实施好院士专家团队在我县分区域、分批次、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工作。做好“传帮带”,依托前期已建立的2个核心示范基地,委托院士专家团队培训各乡(镇)科技服务队,科技服务队负责本县内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开展的技术培训,使技术落地到村寨、落到果园、落到树体,培养一批本土化专业技术人才。
(五)构建临沧坚果科技创新平台。
聚焦临沧坚果高质量发展,坚持技术平台和人才需求导向,紧盯全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目标。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等科技工作为契机,引入大校大院大所大企科技平台和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协调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紧密融合。
(六)推进临沧坚果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移转化
聚集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实现科技赋能支撑从“良种”到“良果”到“良品”全过程。开展临沧坚果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优良品种筛选,坚果优良品种脱病毒苗木与繁育技术,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果园病虫与鼠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果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主要包括果园放蜂辅助授粉、老果园品种改良、简易化树体整形、丰产优质省力化栽培、果园土壤与树体及果实营养需求特性及配方肥研发、林蜂、林粮、林畜、林药等林下生态复合经济种植),坚果果仁和加工产品的品质与风味关键技术研究,危险性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坚果机械采摘、自动剥壳、分拣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临沧坚果全资源利用创新性产品研发(果皮、果壳等开发),临沧坚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完善构建标准体系等工作,推动形成技术、专利、新产品等科技成果,不断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七)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结合我县实际,选择构建“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服务式”利益联结等多元化模式,实现农户和集体经济增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统一种植标准、农资供应、产品收购、产品品牌,让农户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管理风险,提高经营综合收益,形成“订单式”联结模式进行推广。对坚果种植面积较大的村(社区),选择“链主企业(集体经济入股)+专业化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营销”模式,其中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以一定比例分红,吸引村民共管果园,形成“股份式”联结模式进行推广。针对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或其他原因难以实现有效管护的种植户,引导其将果园委托村集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代为管护,形成“托管式”联结模式进行推广。以“党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脱贫户)”将一产与三产有机结合,建立“一社双绑”协作机制,通过成立坚果修剪、嫁接、飞防、采收等合作社、公司等服务主体,有效解决农户缺劳力、技术和农机具等问题,形成“服务式”集体性联结带动模式进行推广。
(八)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聚焦全县5万亩临沧坚果示范,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产业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政策链、创新链产业开发。
1.抓精深化加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盟,完善坚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引进临沧坚果加工与深加工企业,并引导企业进行机械化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引入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特色化的坚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2.建立坚果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坚果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市场体系,加强与市场主体的对接与合作。鼓励企业与大型超市、酒店、电商平台等合作,拓宽渠道,增加产品销售。优化坚果仓储与物流。完善坚果产业链的仓储和物流体系,建设现代化的仓库设施,提高储存条件和保鲜技术。同时,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坚果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3.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提升“临沧坚果”营销能力,促进产品价值转化,制定鲜明的品牌战略和营销策略,积极塑造临沧坚果品牌的独特性。借助节庆活动、学术与文化论坛、临沧亚微节、摸你黑狂欢节等活动,充分利用抖音、快手、淘宝等流量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直播带货,实现品牌赋能价值增值。
四、工作步骤
(一)2023年工作
1.2023年7月至8月
(1)组织专家团队在我县2个核心示范点开展试验示范,做好试验示范点病虫害防治、水肥营养调控等工作,为坚果采收测产做好准备。(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整合市、县、乡、村、组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1支20人以上的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统一进行培训、调度、管理,全面承接院士专家技术指导并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工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2023年9月至10月
(3)组织做好示范点坚果采收工作,做好试验示范点测产、统计等工作。(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严格按照专家团队修改完善的《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0版》,组织科技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3.2023年11月至12月
(5)完成临沧坚果4万亩示范图斑精准划定,进一步摸清各乡镇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实际投产面积、经营主体,确定示范面积。(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结合前期开展2个核心示范点工作,选定岩帅镇、勐省镇、班老乡、班洪乡、芒卡镇5个乡(镇)为推广示范重点乡镇,选定上班老村、贺科村、班莫村、芒阳村、赛弄村、芒甘村等15个为重点示范村,选定县处级领导包保负责示范点。(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基于前期研究结果,针对临沧坚果只开花不挂果、座果率低等共性问题,结合省级科技重点项目,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针对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的问题,继续开展产区树体衰退死亡规律调查研究、开展坚果树体衰退死亡成因及防控。(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确定培训课程大纲,组织开展坚果栽培冬季管理技术培训,培训人员包括市、县专业技术服务小分队、乡(镇、社区)、村农林技术人员、村、组技术能手和种植大户,年底培训达15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2024年工作
1.2024年1月至2月
(1)成立工作专班,围绕临沧坚果4万亩提质增效示范点建设目标,开展4万亩示范网格化责任到人,采取“8+N”“一把手”牵头负责抓示范工作方式,每个乡镇打造1—2个核心示范基地,布局做好县、乡、村三级联动示范点。(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各行业部门项目资金,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完善水利、产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示范推广区域灌溉工作。(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2024年1月至3月
(3)采取“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推进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开展2个示范点建设,做到各乡镇示范点全覆盖,选定县处级领导包保负责示范点。(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2024年3月至8月
(4)组织专家团队对我县技术人才队伍开展2—3次培训。(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2024年1月至9月
(6)在临沧坚果产业联盟的牵头下,开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试点,,构建“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服务式”利益联结等多元化模式,重点推进与坚果修剪、嫁接、飞防、采收等公司、合作社的合作,促进农户和集体经济增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建立临沧坚果产业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建设集生产、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产业孵化、品牌创建、科研成果转化功能等坚果交易平台,共享市场、技术和政策信息,实现加工企业集聚,提高加工能力,增强县内坚果企业市场研判能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2024年1月至12月
(8)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等科技工作为契机,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主要包括:
①临沧坚果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优良品种筛选,主要包括坚果现有品种资源评价利用、坚果品质分析和特异性状相关基因挖掘、坚果新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适宜临沧发展坚果优良品种筛选。(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②坚果优良品种脱病毒苗木与繁育技术;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包括坚果产区树体衰退死亡规律调查研究、坚果树体衰退死亡成因及防控研究等。(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③果园病虫与鼠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危险性病虫害监测与预警。(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④坚果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主要包括果园放蜂辅助授粉关键技术、坚果老果园品种改良关键技术、坚果简易化树体整形关键技术、坚果丰产优质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坚果树体土壤、树体与果实营养需求特性及配方肥研发,林蜂、林粮、林畜、林药等林下生态复合经济种植。(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信局)
⑤坚果机械采摘、自动剥壳、分拣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⑥临沧坚果全资源利用创新性产品研发,主要包括果皮、果壳副产物的开发等。(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⑦开展临沧坚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构建。(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9)推进临沧坚果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完善我县临沧坚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果仁及其衍生品,包括多种口味的果仁加工食品和坚果化妆品、保健品、新型药食品等。推进果皮、果壳等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梯次利用,提升临沧坚果产业增值增收空间。(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沧源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打造“临沧坚果品牌”,加大“临沧坚果”地理标志产品推广宣传力度,建立临沧坚果产品目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区域知名度。强化商标、地理标志的保护监管。(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11)建立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提升“临沧坚果”营销力,促进产品价值转化,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明确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和目标市场和目标人群,从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市场营销和品牌形象等方面,积极塑造临沧坚果品牌的独特性,不断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要。依托节庆会展、学术研讨、亚微节等活动,充分利用抖音、快手、淘宝等流量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直播带货,讲好“中国坚果看云南,云南坚果看临沧”社会共识与品牌故事,提升营销能力。(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商务局、县融媒体中心)
6.2024年7月至12月
(12)邀请专家团队到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技术工作检查指导,根据临沧坚果示范推广成效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品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指导。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形成新技术标准、专利、新产品等科技成果。(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由经营主体与研究团队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2024年8月至12月
(15)组织专家团队对技术人才队伍开展1次培训。(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6)总结提炼“临沧坚果”发展模式。对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4万亩核心示范点测产,示范区域临沧坚果(鲜果)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进行成效评估。总结成效,提炼经验,为全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做出示范样板,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临沧坚果模式”。(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2025年工作
1.2025年1月至3月
(1)完善工作专班机制,围绕全县5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完善示范点网格化责任到人,持续推进“8+N”“一把手”示范工作,提升各乡(镇)1—2个核心示范基地的质量,乡(镇、街道)、村(社区)、组三级联动示范点在全县临沧坚果产区全覆盖。持续完善临沧坚果产区水利设施,为临沧坚果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2025年1月至6月
(2)持续开展“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工作,高质量建设15个示范点,把示范点建成老百姓村寨边的“培训学校”,建成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多渠道、多层次对技术人才队伍开展2—3次培训。(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2025年1月至9月
(3)依托临沧坚果产业联盟,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服务式”等多元化服务,为农户和集体经济增收提供重要的市场化平台。(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建立临沧坚果产业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建设集生产、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产业孵化、品牌创建、科研成果转化功能等坚果交易平台,共享市场、技术和政策信息,实现加工企业集聚,提高加工能力,增强县内坚果企业市场研判能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2025年1月至12月
(5)抓好沧源特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院建设,把研究院建设成集临沧特色资源产业全产业链开发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品牌打造、产业示范和人才培育于一体,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带动临沧市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财政局)
(6)持续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①收集部分优良坚果单株资源,初步完成品种资源评价利用、品质分析和特异性状相关基因挖掘。持续进行坚果新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筛选适宜发展的坚果优良品种。(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②完成坚果优良品种脱病毒苗木研究,制定种苗繁育技术措施。初步弄清坚果园树体衰退死亡规律,制定防控措施。(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③研究形成果园病虫与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常态化开展危险性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工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④形成临沧坚果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体系,并进行集成与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⑤构建临沧坚果果仁和加工产品的品质与风味图谱,完成独特性品质分析、关键功能成分和健康效应机制解析,形成坚果产品抗氧化及风味保持关键技术成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⑥持续开展坚果机械采摘、自动剥壳、分拣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不断提高装备质量。(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⑦开展临沧坚果附产物综合利用研发,形成创新性产品。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⑧持续完善临沧坚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构建。(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7)推进临沧坚果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完善我县临沧坚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果仁及其衍生品,包括多种口味的果仁加工食品和坚果化妆品、保健品、新型药食品等。推进果皮、果壳等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梯次利用,提升临沧坚果产业增值增收空间。(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沧源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持续打造“临沧坚果品牌”,“临沧坚果”地理标志得到广泛应用,临沧坚果产品目录不断丰富,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商标、地理标志保护监管。(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9)持续完善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体系,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节庆会展、学术研讨、亚微节等活动,通过流量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直播带货,实现品牌赋能增值,“中国坚果看云南,云南坚果看临沧”社会共识受到普遍关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10)临沧坚果产业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临沧坚果产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责任单位: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1)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推进经营主体与创新研究院、院士专家团队的深度合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2025年7月至12月
(12)常态化组织专家团队到我县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区域开展技术检查指导,修改完善技术规程,形成《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3.0版》。(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不断形成新的技术标准、专利、新产品等科技成果。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2025年9月至12月
(14)承接专家团队分别对科技服务队、经营主体开展1次培训。(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5)“临沧坚果”模式成为相关产业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临沧坚果”品牌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特色品牌。我县临沧坚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04万亩,对示范推广的5万亩区域以及研究示范点进行测产评估,示范区域坚果(鲜果)平均亩产达到250公斤,青皮果产量1.2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达1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林业和草原局、临沧工业产业集团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实施工作由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专家团队构建与沧源县科技示范推广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林草、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由县工信局、县林草局主要领导兼任,成员从县工信局、县林草局、县农业农村局抽调,开展日常工作。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按部门职责分别牵头统筹,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任务分工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政策和配套措施,完善水利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确保完成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
(二)强化科技支撑。将科技创新作为临沧坚果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量,创新科研体制机制,调动各方技术力量。加强本土科技人才培养与国内外专家引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积极参与临沧坚果产业发展,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展坚果种植、加工等环节的技术研究与创新。组织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果农提供科技指导和服务,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三)加大资金投入。统筹整合林业和草原、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局等部门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大临沧坚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加大投入和参与产业开发,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林农积极参与、部门配套政策服务的发展模式,合力推进临沧坚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林草森林植被恢复费省、市、县统筹用于发展临沧坚果产业。对争取国家、省下达的临沧坚果项目资金要及时拨付建设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整合。县级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
(四)加强宣传与推广。通过举办临沧坚果产业论坛、推介会、培训班等活动,宣传临沧坚果的品牌形象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关注该产业,并到我县开展创业、投资等活动。
(五)强化监督检查。由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办负责定期收集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情况,按照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根据包保任务清单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县政府专题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1.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目标
2.沧源县202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3.沧源县2025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0版
5.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结构
6.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培训大纲
7.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任务明细表
附件1
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目标
单位:亩
推广区域 |
全县坚果种植现状 |
2024年示范推广面积 |
2025年示范推广面积 |
|
种植面积 |
投产面积 |
|||
班老乡 |
10039 |
6631 |
1450 |
1500 |
芒卡镇 |
2615 |
600 |
50 |
100 |
班洪乡 |
3662 |
1800 |
50 |
50 |
勐省镇 |
6234 |
25 |
100 |
100 |
岩帅镇 |
19870 |
8200 |
1700 |
1850 |
全 县 |
42420 |
17256 |
3350 |
3600 |
附件2
沧源县202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序号 |
乡(镇) |
核心示范基地 所在位置 |
核心示范面积(亩) |
示范推广面积(亩)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备注 |
1 |
班老乡 |
上班老村 |
300 |
800 |
张仕伟 |
|
2 |
下班老村 |
0 |
600 |
|||
3 |
新寨村 |
0 |
0 |
吕丹 |
||
4 |
营盘村 |
0 |
50 |
|||
5 |
芒卡镇 |
莱片村 |
0 |
0 |
杜金荣 |
|
6 |
芒甘村 |
0 |
50 |
戈正旗 |
||
7 |
班洪乡 |
班莫村 |
0 |
50 |
陈德明 |
|
8 |
勐省镇 |
芒阳村 |
0 |
50 |
孙铁 |
|
9 |
勐省管委会社区 |
0 |
50 |
杨庆寿 |
||
10 |
岩帅镇 |
赛弄村 |
0 |
500 |
简邦明 |
|
11 |
贺科村 |
100 |
600 |
|||
12 |
坝邻村 |
0 |
0 |
李树荣 |
||
13 |
班驮村 |
0 |
100 |
陆川 |
||
14 |
公曼村 |
0 |
500 |
李学峰 |
||
15 |
安海村 |
0 |
0 |
|||
合 计 |
400 |
3350 |
附件3
沧源县2025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统计表
序号 |
乡(镇) |
核心示范基地 所在位置 |
核心示范面积(亩) |
示范推广面积(亩)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备注 |
1 |
班老乡 |
上班老村 |
300 |
800 |
张仕伟 |
|
2 |
下班老村 |
0 |
600 |
|||
3 |
新寨村 |
0 |
50 |
吕丹 |
||
4 |
营盘村 |
0 |
50 |
|||
5 |
芒卡镇 |
莱片村 |
0 |
50 |
杜金荣 |
|
6 |
芒甘村 |
0 |
50 |
戈正旗 |
||
7 |
班洪乡 |
班莫村 |
0 |
50 |
陈德明 |
|
8 |
勐省镇 |
芒阳村 |
0 |
50 |
孙铁 |
|
9 |
勐省管委会社区 |
0 |
50 |
杨庆寿 |
||
10 |
岩帅镇 |
赛弄村 |
0 |
500 |
简邦明 |
|
11 |
贺科村 |
100 |
600 |
|||
12 |
坝邻村 |
0 |
50 |
李树荣 |
||
13 |
班驮村 |
0 |
100 |
陆川 |
||
14 |
公曼村 |
0 |
500 |
李学峰 |
||
15 |
安海村 |
0 |
100 |
|||
合 计 |
400 |
3600 |
附件3
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0版
为有效解决临沧坚果种植存在只开花不挂果、座果率低等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快临沧坚果产量的提高,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根据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专家团队2023年在临沧试验示范点开展的工作情况及总结工作成效,特制定临沧坚果2024年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试行版)。
本技术要点所指临沧坚果投产树为树龄5年以上的果园,主要使用果园放蜂、营养补充、落头开心三项关键技术,配套相关技术实现果园增产栽培。
一、修剪
采取“落头开心”法。果园在9月白露节采收完以后,在11月及时对果园坚果树进行修剪,回缩衰退枝组,去除果柄、剪除枯枝、病虫枝和下垂枝。对较为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天窗”,促进通风透光。修剪下无病虫害枝条可以一并填埋至施肥沟内。果园内杂草可以在距离树干15cm处进行覆盖,并在主干到第一分支处涂白,减少昼夜温差大导致树干开裂,同时兼顾杀菌和防虫。
二、施肥
采取“营养补充”法。坚果树进入投产期,每年施肥3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分别在5月下旬—6月初、6月下旬—7月和11月,施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处挖宽20cm,深15cm的环形施肥沟。施有机肥时,每株加入15%硼砂25—30g(施肥量详见表1)。
表1 投产树施肥建议表
树龄 |
有机肥 (kg/株) |
复合肥(N:P2O2:K2O =15:5:25)kg/株 |
||
11月 |
5月中下旬—6月初 (幼果大约为花生大小) |
6月下旬—7月 (幼果达到恒定大小一半) |
11月 |
|
5 |
5 |
0.3 |
0.4 |
0.3 |
6 |
5 |
0.5 |
0.8 |
0.5 |
7 |
10 |
0.8 |
1.2 |
0.8 |
8 |
10 |
1.2 |
1.5 |
1.2 |
9 |
15—20 |
1.5 |
1.8 |
1.5 |
≥10 |
15—20 |
1.8 |
2.0 |
1.8 |
三、果园放蜂
采取“果园放蜂”法。坚果授粉特性为自花授粉,不同品种间存在较高程度的自交不亲和性,果园花序生长即将结束转为开花时,应提前7天左右在果园放置蜜蜂以促进授粉,提高初始座果率,条件允许下建议每1亩配置1个蜂箱,最低保障每3亩果园至少配置1个蜂箱,蜂箱宜放于果园中心阴凉处。
四、保花保果
坚果座果率普遍较低,除土壤施肥外还需要根据物候生长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座果率(投产树保花保果措施建议详见表2)。
表2 投产树保花保果措施建议
项目 |
花序生长期 |
谢花初期 |
幼果期 |
6-BA |
1000倍 |
1000倍 |
1000倍 |
GA3 |
10000—15000倍 |
10000—15000倍 |
10000—15000倍 |
芸苔素内酯 |
3000倍 |
3000倍 |
3000倍 |
丽维双保 (氨基酸水溶肥) |
600倍 |
600倍 |
600倍 |
硼 |
0.2% |
五、水分管理
投产后坚果需水量较大,全年共有3个时期是坚果需水关键时期,分别在花期(1—3月)、果实膨大期(4—5月)和油脂积累期(7—8月),当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时需要及时灌溉。在2—6月雨季来临前需要进行灌溉,灌溉设施建议选择按照喷灌带、近地面微喷,具体根据不同果园土壤墒情决定灌溉方式与灌溉时间。
六、病虫鼠害防控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积极推行生物防治。根据坚果病虫鼠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天敌的伤害,将病虫鼠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内。具体根据果园观测确定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开展防控(防控建议详见表3)。
表3 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建议
病虫害名称 |
症状 |
防治方法 |
速衰病 |
植株感病后地上部分叶片自树冠顶端或中部由绿色变灰绿色,最终转至红棕色,叶片不脱落。病株自地上部分表现出发病症状至整株死亡约10—20天,根部感病部位表皮变黑色,木质部浅黑褐色病害。周年均有发生,而以每年9月至来年3月表现出明显的病害症状。 |
该病暂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尤其对结果量比较大的品种应加强营养管理,多施有机肥。 |
花疫病 |
最起初在萼片上出现暗色小斑点,随后整个花朵枯死,并很快扩大至整个花序,只剩下绿色的总花梗不受侵害,当整个花序感染疫病后,总花梗的颜色变暗,最后,枯死花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受侵害的总状花序变成暗灰色至黑色。 |
开花前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0g/L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叶面喷施,如连续下雨10天喷药1次。 |
炭疽病 |
病害在植株的叶、嫩梢、果上均有发生。感病初期病组织呈水渍状浅黑色小斑块,后期病斑长出近似轮纹状黑色分生孢子器。侵染果实后,起初在绿色果实上出现黑色斑点,之后形成腐烂斑块,继而果皮腐烂,真菌侵染由果皮扩展到果柄,造成大量的熟前落果。幼果及果壳感病后变黑褐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橘红色的分生孢子团。 |
每年在病害发生期用80%炭疽福美600倍液、施保克300倍液对叶、嫩梢和幼果喷雾防治。当未成熟的幼果表皮出现水浸状小斑时,要及时用药防治。 |
蚜虫类 |
为害嫩梢、嫩叶、花序及幼果,刺吸组织汁液,引起嫩叶、嫩梢变形卷曲,影响花序正常发育,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 |
严重受害时可喷施70%吡虫啉4000倍液、70%噻虫嗪4000倍、5%啶虫脒1000倍液防治。 |
蓟马类 |
为害嫩梢、嫩叶、花序及幼果,锉吸汁液,引起嫩叶、嫩梢变形卷曲,影响花朵正常发育,幼果表皮呈现灰白色斑痕,成熟后果皮呈现黄褐色,酷似“龙眼”严重引起果实掉落,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 |
发生前期,选用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倍液、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倍液、40%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70%吡虫啉4000倍液喷雾,轮换使用药剂。 |
蝽象类 |
刺吸果实、嫩梢、嫩叶和花序,嫩梢、嫩叶和花序皱缩畸形,严重可枯死,为害果实造成果仁局部褐霉变,引起落果。 |
花谢后直至6月中旬,选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 |
蛀果螟类 |
果壳硬化前为害果实,成串结果的品种更易受害。幼虫钻入果实内,取食内果皮及果仁,造成果实成熟后果仁缺刻,影响商品性,严重引起熟前落果。 |
在成虫产卵盛期,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5000倍液、50%灭幼脲1500倍液、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 |
临沧坚果投产树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周年管理挂历图
附件5
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结构
以“院士专家团队+省级科技专家”为技术依托,梳理整合市、县农、林科技人员力量,组建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
一、技术研发攻关队
首席专家:邓秀新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顾 问:彭抒昂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李国怀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一)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研究
柴利军(研发总队长)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杨 帆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陶 亮 云南热作所副研究员
(二)果树栽培生理与生产技术
张金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谭启玲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郑勋领 格林凯尔华中农大精准农业研究院 执行院长
杜玉霞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付小猛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三)绿色植保防控
丁 芳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王自然 省农科院热经所副研究员
杨建东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四)采后与加工
马兆成 武汉大学副教授
周先艳 省农科院热经所副研究员
张碧蓉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沧源自治县临沧坚果院士专家团队:
技 术 队 长:唐少平 省农科院热经所实习研
技术副队长:刘红明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技 术 队 员:杨 帆 省农科院热经所助理研究员
王文生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推广研究员
肖光华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邹学明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李金军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彭卫兰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李红梅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
吴应英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
尹凤美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
李兴明 沧源自治县班老乡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王云飞 沧源自治县芒卡镇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刀金华 沧源自治县班洪乡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李 侦 沧源自治县勐省镇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赵春洪 沧源自治县岩帅镇林草服务中心主任
院士专家团队工作职责:围绕临沧坚果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共性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坚果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坚果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产业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科技服务队
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总队长,分管副县长任副总队长,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任大队长,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任中队长,统筹全县临沧坚果科技服务队工作,对接院士专家团队,做好沟通协调及服务保障。
总 队 长:戈正旗 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总队长:陆 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赵冬春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大队长:杨建文 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长
田 军 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中队长:罗羚友 班老乡人民政府乡长
李金锋 芒卡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家俊 班洪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怀忠 勐省镇人民政府镇长
徐向华 岩帅镇人民政府镇长
大队长:由县工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主要领导担任,统筹好沧源县临沧坚果科技服务队,整合资源,做好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做好县、乡、村三级联动示范点,落实因地施策,推行对标管理。
中队长: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梳理整合本乡(镇)科技人员,组织好辖区内区域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承接院士专家技术指导,并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小队长:由各行政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做好本行政村(社区)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宣传、动员工作。
沧源县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服务队名单(8人)
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沧源自治县科技服务队(8人) |
|||||
序号 |
县(区) |
姓名 |
单位 |
职 称 |
备注 |
1 |
沧源 自治县 |
王文生 |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农业推广研究员 |
|
2 |
肖光华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3 |
邹学明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4 |
李金军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5 |
彭卫兰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6 |
李红梅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高级工程师 |
||
7 |
吴应英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工程师 |
||
8 |
尹凤美 |
沧源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工程师 |
附件6
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聚焦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主体、坚果种植从业者科技文化素质,加快临沧坚果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全县4万亩示范目标,着力打造一支懂临沧坚果,爱临沧坚果产业的现代农村科技工作队伍。
二、培训方式
主要以临沧坚果示范基地和加工园区为教学现场,采用视频培训、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异地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精准把握全市临沧坚果生产周期,紧扣关键物候期进行分级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做到培训全覆盖。
三、培训对象
(一)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县级行业部门负责人、业务股室负责人,各行政村(社区)、自然村(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
(二)临沧坚果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及骨干;
(三)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退役返乡军人、乡村规划建设人才、返乡大中专毕业生、村级后备力量、致富带头人、乡土能人、产业工人等。
四、培训内容
(一)临沧(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与主要品种特性。主要从世界澳洲坚果发展现状、坚果良种标准、全球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情况和国内种植的主要品种特性进行培训。
(二)临沧(澳洲)坚果提质增效生产技术。从品种搭配选择、果园放蜂虫媒授粉技术、果园土壤管理、坚果水肥一体化营养需求特性和运筹管理、保花保果技术以、简易化树形调控管理与合理密植矮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
(三)临沧(澳洲)坚果病虫鼠害防控技术。介绍当前国内主要存在的坚果病害、虫害和鼠害的危害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方法。
(四)临沧(澳洲)坚果采收、采后加工及健康功能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及采后和加工技术等措施调控与栽培管理下,澳洲坚果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分析、澳洲坚果采收管理和加工综合利用等进行培训。
(五)临沧(澳洲)坚果林下生态复合高效种植技术。主要从充分利用临沧坚果林下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因地制宜,着力推广林蜂、林粮、林畜、林药、林草、林果等发展模式,开展复合经营等方面进行培训。
(六)临沧(澳洲)坚果高接换种、果园清园等技术。针对低产果园、授粉树体进行成年坚果树品种更换,品种选择、嫁接技术、嫁接后管理、果园环境清理、果园冬季病虫草害清理、药剂施用等方面进行培训。
(七)临沧(澳洲)坚果市场经济与前景分析。主要开展坚果产业发展现状、行业政策环境、全球行业运行态势(如经济运行情况、市场发展概况、行业总体产能规模)、主要品牌、市场发展特点、进出口数据、市场重点区域运行、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市场销售渠道及客户群、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培训。
附件7
沧源自治县附件7—7—1:2024年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任务明细表(单位:亩) |
||||||||||||||
科技服务队名称 |
大队长 (县区政府主要领导) |
中队长(乡、镇主要领导) |
小队长(村、社区主要领导)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队员(具体服务人员) |
推广区域 |
种植 面积 |
户数 |
投产 面积 |
核心示范 基地面积 |
示范 面积 |
辐射面积 |
2024年示范推广面积 |
备注 |
沧源自治县科技服务队 |
戈正旗 |
全县合计 |
42420 |
3270 |
19731 |
400 |
3300 |
19731 |
40000 |
|||||
岩帅镇 |
19870 |
1158 |
8200 |
100 |
1700 |
8200 |
||||||||
徐向华 |
田华兵 |
简邦明 |
王文生 |
岩帅镇赛弄村 |
6275 |
208 |
2200 |
0 |
500 |
2200 |
||||
田红江 |
肖光华 |
岩帅镇贺科村 |
5235 |
420 |
2600 |
100 |
600 |
2600 |
||||||
李艾长 |
陆 川 |
邹学明 |
班驮村 |
3493 |
300 |
1000 |
0 |
100 |
1000 |
|||||
赵卫东 |
李雪峰 |
岩帅镇公曼村 |
4867 |
230 |
2400 |
0 |
500 |
2400 |
||||||
勐省镇 |
6234 |
720 |
25 |
0 |
100 |
25 |
||||||||
王怀忠 |
田俊强 |
孙 铁 |
李金军 |
勐省镇芒阳村 |
3734 |
510 |
0.15 |
0 |
50 |
0.15 |
||||
张国栋 |
赵国龙 赵 清 |
杨庆寿 |
李金军 |
勐省管委会社区(农园社区、振兴社区) |
2500 |
210 |
1000 |
0 |
50 |
1000 |
||||
班洪乡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李家俊 |
王正清 |
陈德明 |
彭卫兰 |
班洪乡班莫村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班老乡 |
10039 |
882 |
6631 |
300 |
1450 |
6631 |
||||||||
罗羚友 |
杨 林 |
张仕伟 |
李红梅 |
班老乡上班老村 |
4731 |
424 |
4731 |
300 |
800 |
4731 |
||||
肖 宏 |
班老乡下班老村 |
1950 |
198 |
1300 |
0 |
600 |
1300 |
|||||||
李明华 |
吕 丹 |
吴应英 |
班老乡营盘村 |
3358 |
200 |
600 |
0 |
50 |
600 |
|||||
芒卡镇 |
2615 |
260 |
600 |
0 |
50 |
600 |
||||||||
李金锋 |
彭晓阳 |
戈正旗 |
尹凤美 |
芒岗村 |
2615 |
260 |
600 |
0 |
50 |
600 |
沧源自治县附件7—7—2:2025年临沧坚果提质增效任务明细表(单位:亩) |
||||||||||||||
科技服务队名称 |
大队长 (县区政府主要领导) |
中队长(乡、镇主要领导) |
小队长(村、社区主要领导) |
县处级挂钩领导 |
队员(具体服务人员) |
推广区域 |
种植 面积 |
户数 |
投产 面积 |
核心示范 基地面积 |
示范 面积 |
辐射面积 |
2025年示范推广面积 |
备注 |
沧源自治县科技服务队 |
戈正旗 |
全县合计 |
51163 |
4100 |
23131 |
400 |
3600.00 |
23131.00 |
50000 |
|||||
岩帅镇 |
24508 |
1618 |
10000 |
100 |
1850 |
10000 |
||||||||
徐向华 |
田华兵 |
简邦明 |
王文生 |
岩帅镇赛弄村 |
6275 |
208 |
2200 |
0 |
500 |
2200 |
||||
赵尼那 |
李树荣 |
坝邻村 |
1638 |
260 |
800 |
50 |
800 |
|||||||
田红江 |
简邦明 |
肖光华 |
岩帅镇贺科村 |
5235 |
420 |
2600 |
100 |
600 |
2600 |
|||||
李艾长 |
陆 川 |
班驮村 |
3493 |
300 |
1000 |
100 |
1000 |
|||||||
赵卫东 |
李雪峰 |
邹学明 |
岩帅镇公曼村 |
4867 |
230 |
2400 |
0 |
500 |
2400 |
|||||
田 忠 |
安海村 |
3000 |
200 |
1000 |
100 |
1000 |
||||||||
勐省镇 |
6234 |
720 |
2500 |
0 |
100 |
2500 |
||||||||
王怀忠 |
田俊强 |
孙 铁 |
李金军 |
勐省镇芒阳村 |
3734 |
510 |
1500 |
0 |
50 |
1500 |
||||
张国栋 |
赵国龙 赵 清 |
杨庆寿 |
李金军 |
勐省管委会社区(农园社区、振兴社区) |
2500 |
210 |
1000 |
50 |
1000 |
|||||
班洪乡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李家俊 |
王正清 |
陈德明 |
彭卫兰 |
班洪乡班莫村 |
3662 |
250 |
1800 |
0 |
50 |
1800 |
||||
班老乡 |
12302 |
1052 |
7631 |
300 |
1500 |
7631 |
||||||||
罗羚友 |
杨 林 |
张仕伟 |
李红梅 |
班老乡上班老村 |
4731 |
424 |
4731 |
300 |
800 |
4731 |
||||
保永兵 |
吕 丹 |
新寨村 |
2263 |
230 |
1000 |
50 |
1000 |
|||||||
肖 宏 |
张仕伟 |
吴应英 |
班老乡下班老村 |
1950 |
198 |
1300 |
0 |
600 |
1300 |
|||||
李明华 |
吕 丹 |
班老乡营盘村 |
3358 |
200 |
600 |
0 |
50 |
600 |
||||||
芒卡镇 |
4457 |
460 |
1200 |
100 |
1200 |
|||||||||
李金锋 |
彭晓阳 |
戈正旗 |
尹凤美 |
芒岗村 |
2615 |
260 |
600 |
50 |
600 |
|||||
王朝辉 |
杜金荣 |
莱片村 |
1842 |
200 |
600 |
50 |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