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班老乡)
沧源:班老乡以“汛”为令 守护万家灯火
日期:2025-07-09 19:12 作者:张蕊 来源:班老乡 浏览:64次 字体:【

面对近期强降雨天气,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防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7f14fc1e571d4effaecce11a0d9ca75.jpg

责任落实“零缺位”,构建高效防汛体系。该乡将压实责任作为防汛工作的核心,构建起覆盖全域的责任网络。明确2处江河隐患点、3处山洪隐患点等重点防范区域,组建55支368人的乡村应急队伍,形成“乡—村—组—户”四级联动机制。创新制定防汛应急预案、转移避险方案等5项工作方案,实现“一隐患点一方案、一风险区一策略”。针对86名特殊人群实施“一对一”专人包保,建立“包保责任人—监测员—转移对象”三级联络体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实地查看,精准研判风险,提前安全转移群众4户15人。

14b1a642a23e835f4ccb9c89994de080.jpg

隐患排查“无死角”,筑牢安全防控屏障。推行“三查”工作法,即“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对全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尤其针对学校、卫生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山体、边坡,安排专人每日进行动态监测,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实行“发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地质灾害重点关注点位安排专人现场驻守,确保旱涝急转时,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研判不盲目,能够及时处置应对。

ab83602334e01a61701d23ce16e04ad1.jpg

救援物资“无延时”,强化应急保障体系。以“就近、就便、快速、高效”为原则,将应急物资“小仓库”分设到村上,形成覆盖26个防范重点的应急救援圈,每个村根据区域风险特点实行“定制化储备”。目前全乡已配备锄头、铁铲、应急电筒、帐篷、被褥等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无延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应急车辆24小时待命,成为物资调配的“快速通道”,让救援物资能以最快速度响应险情,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值班值守“严纪律”,提升应急响应功能。全乡上下以铁的纪律保障值班值守工作高效运转,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预警信息,及时转发汛情以及防汛工作信息,并按挂包责任对各村组进行点对点“叫应”,对重点区域、重要点位落实专人警戒值守,严防地质灾害的滞后性;严格落实“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对违反值班纪律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一旦发现擅自离岗等情况,一律严重追责,以严格的纪律约束确保汛情信息传递“零延迟”、应急响应“零失误”。

下一步,班老乡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密切关注降雨动态,以“主动防、提前避、果断转”的工作准则,不断强化防范措施,确保及时、准确报告灾情险情,以实际行动为群众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