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董中学

中文名称: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中学

简 称:勐董中学

创办时间:1989年

办学性质:公办学校 

现任学校负责人:沈应流

所属地区:云南 临沧 沧源

学校地址: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拥军路12号

联系电话:7121058(座机)

学校领导班子:

   姓名:沈应流    职务:校长

   姓名:罗正荣    职务:副校长

   姓名:王  丹    职务:副校长

   姓名:李双明    职务:教务主任

   姓名:李富珍    职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

   姓名:肖海勇    职务:政教处主任


交通: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拥军路12号。

勐董中学百度地图截图.png

一、学校概况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中学始创于1989年,原属于永和完小附设初中班,1992年从永和完小分离出来,选址在永和社区,成为独立建制的农村初级中学,取名为沧源佤族自治县永和中学,2003年8月与永和完小对换校址,搬迁到驻沧部队对面,于2009年9月正式更名为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中学。1989年建校办学至今已有36年历史,是一所边境乡镇全寄宿制中学。学校占地面积60亩。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中学位于沧源县城南郊,隶属勐董镇,距离县城中心两公里,与部队隔路相望,东接糯良乡、单甲乡,西邻班洪乡,北连勐角乡,南与缅甸接壤,距边防口岸10公里,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发展教育的一块宝地。有教学楼两幢,综合楼一幢,实验楼一幢,报告厅一个,食堂一个,男生宿舍楼两幢,女生宿舍楼两幢,有VR教室1间。在校学生共1136人(共有12个民族,佤族占77.72%),有2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技教师8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1人),平均年龄41岁。

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持“每一个生命都蓬勃生长”的办学理念,锚定“办一所师生幸福生长的边疆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践行“尊重个体差异 ,成就精彩人生”的学校使命,怀揣“生命绽放校园,幸福满溢未来”的学校愿景,以“向上而生 向美而行”为校训,营造出“融合共生 积极进取”的校风,“因材施教 爱心育人”的教风和“自主合作 笃学致远”的学风。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丰沃的土壤。

二、办学特色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两爱”运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入推进爱国卫生“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7个专项行动,全面改善教书育人环境。加强德育养成教育,以“三节”“三爱”“五讲四美”为主导,以“物放有序、队形整齐、礼貌先行”“十二字方针”为主线强化形象教育。在对照学校要求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基础上,坚持抓实养成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礼仪礼貌习惯、卫生习惯、感恩、尊重等习惯的养成。学校编制了一本校本资料《行为习惯养成手册》,印发给每一位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

学校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在实现网络千兆进校、百兆进班,班班配备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我们积极进行探索创建智慧校园建设,校园监控全覆盖,明厨亮灶已完成。全部教师都会应用信息化手段授课,备课主要应用全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科网、C30,课件制作101PPT、希沃,班级管理班级优化大师,命题主要应用学科网、组卷网。组织物理、生物、信息技术、艺体等教师开展STEM教育,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一次创客教育活动,利用智慧校园平台进行教学、管理、考勤、教研,已实现常态化。

创建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习惯。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师生阅读的场景。每周一节阅读课,课内、课外阅读已成为常态化,阅读后写心得体会或感想或赏析。每周二上午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每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国学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打造“自信教育”党建品牌,做优“党建+三色课堂”,“党建+四个一活动”。

三、教育硕果

学校坚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抓好每一个班级,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历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临沧市无邪教校园”“临沧市平安校园”“临沧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校”和“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临沧市第一批绿美校园示范校、阅读示范校、AI人工智能创新学校、AI人工智能示范校、临沧市教育科普教育示范校,获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援建支持类实验室建设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为学校美好的明天谱写新的诗篇,增添新的光彩,这是我们勐董中学全体人员的职责,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