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小学

中文名称: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小学

简 称:县民族小学

创办时间:1985年

办学性质:公办学校

现任学校负责人:陈卫民

所属地区:云南 临沧 沧源

学校地址: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南郊陵园路26号

联系电话:0883—7121284

学校领导班子:

陈卫民:党支部书记、校长

王翠银:党支部副书记

鲍光明:安全副校长

邹跃仙:教学副校长

南志华:教务主任

杨玉兰:工会主席

魏龙华:德育室主任

李  城:办公室主任

 

交通: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南郊陵园路26号。

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小学地图定位截图.png

民族小学始创建于1985年,是一所面向全县10个乡镇招生的寄宿制完全小学,是云南省立17所民族小学之一。原校名“沧源县城区民族小学”,2003年基于整合资源,重组发展的理念,县人民政府将当时省定民族小学的南腊民族小学改为南腊完小,沧源县城区民族小学改为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小学。

核心理念:鼓舞;办学理念:鼓为道  舞出彩;办学目标:一所具有鼓韵特色的民族学校;育人目标:培养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佤山少年;校  训:一鼓作气 永向前;校  风:尊重 共融 务实  

进取;教  风:爱生 博闻 敬业 善导;学  风:明礼  立志  乐学  

善思;校歌:《佤山希望》;校徽:吉祥物(牛小鼓)。

学校占地面积18亩,校舍建筑面积698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3141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6277平方米,多功能教室俱全,教学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优质均衡十项指标均已达标。目前,学校共有16个教学班,680名学籍学生,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技人员38人),工勤人员5人。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除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开设了佤语文课程,传承、弘扬佤文化、突出佤民族特色,以会唱一首佤族歌曲、会跳一支佤族舞蹈、用佤语讲一个佤族故事、学会一门民族乐器、掌握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五个学会”为载体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融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深化“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学校师生中不断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教师要切实肩负起人民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努力在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教育引导学生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切嘱托中奋进。

学校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绿色学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双语教学试点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市级平安学校、实验教育示范学校、课改示范学校等荣誉。


学校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小学

简 称:县民族小学

创办时间:1985年

办学性质:六年制义务教育学校

现任学校负责人:陈卫民

所属地区:云南 沧源

学校地址: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南郊陵园路26号

联系电话:0883—7121284

学校领导班子:

陈卫民:党支部书记、校长

王翠银:党支部副书记

鲍光明:安全副校长

邹跃仙:教学副校长

南志华:教务主任

杨玉兰:工会主席

魏龙华:德育室主任

李 城:办公室主任


交 通: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南郊陵园路26号。

学校简介:

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小学始创建于1985年, 是一所面向全县10个乡镇招生的寄宿制完全小学,是云南省立17所民族小学之一。办学思路“重民族特色,办现代教育”,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让知识充实人生”;校风:“团结、文明、真实、向上”;教风:“真爱育爱、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风:“乐学、善学、勤学、踏实”;校歌《佤山希望》。原校名“沧源县城区民族小学”,2003年基于整合资源,重组发展的理念,县人民政府将当时省定民族小学的南腊民族小学改为南腊完小,沧源县城区民族小学改为沧源佤族县民族小学,2007年,学校挂牌沧源佤族自治县东航民族希望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8亩,校舍建筑面积698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5000平方米。多功能教师俱全,教学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求,教育均衡发展“十项”生均体育场地不达标外,其他指标达到省定要求。学校现共有15个教学班,661名学生(其中,缅籍学生11人),住校生310名;教职工编制45名(专技39人,工勤6人),现实际有教职工43名(专技人员36名,工勤人员7名),政府购买性工勤人员2人。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除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也开设了拓展课,有:佤族文化传承类、体艺健身类、知识拓展类三大类课程,包括篮球、足球、绘画、刺绣、羽毛球、民族歌舞、陀螺、佤族乐器、国学经典、趣味拼音、书法、合唱、创客等13门课程。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学习舞台;也还开设了佤语文课程,传承、弘扬佤文化、突出佤民族特色,以会唱一首佤族歌曲,会跳一支佤族舞蹈,用佤语讲一个佤族故事,学会一门民族乐器,掌握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五个学会”为载体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

广大教职员工精诚团结、开拓进取,坚守“把学校办成社会放心、家长称心、学生舒心的追求真知的学园、陶冶情操的花园、舒展特长的乐园;

贯彻“两全”,达到“三高”,确保“四优”,争创“一流”(两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高:教师高层次,学生高素质,管理高效益;四优: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风优良,服务优质;一流:达到一流的办学水平);

传承、弘扬佤文化、突出佤民族特色。”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创新育人机制。以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成为身残志坚,具有健全人格的劳动者”为培养目标,建和美校园,做爱生教师,为孩子的生存和发展奠基。

如今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小学,教学环境好,教学设备新,教学水平优,师资队伍强。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彰显办学特色,拓展办学模式,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艺体教育硕果累累,融合教育初见成效,为孩子带来教育了的公平和普惠。

学校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绿色学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双语教学试点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市级平安学校、实验教育示范学校、课改示范学校等荣誉。